在台湾,平均每3700人,就有一家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每800人也有一台ATM服务,即便如此,仍有一群从未和银行打过交道的“金融小白”,他们逐渐成为业者开拓新市场的小金鸡。
过去,有一群人被称为“金融小白”,他们是金融界的“边缘人”。
他们无法享受完整的金融服务,在传统金融体系下,申办贷款或信用卡服务,也时常碰壁。然而,如今这群边缘人,却一跃成为金融业追捧在手心的“小金鸡”。
500万“小白大军”潜力惊人
从事制造业的林先生,鲜少和银行往来,仅有一个几乎没在动用的帐户。
毫无信用纪录、身为金融小白的他,曾尝试过申办信用卡,到了银行柜台填单十分钟,而后收到繁琐的补件信息,最终仍审核失败。他无奈表示:“办一张信用卡,怎会那麽难!”
场景拉到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停在路旁等待接客的的士司机,没有固定收入、缺乏薪转证明,是“信用”弱势族群,很难取得传统金融服务。
若有资金周转需求,只能求助地下融资管道,但向钱庄借钱,还的利息是本金的数倍,债务就像滚雪球般,令人喘不过气。
这是过去台湾多数金融小白的处境。如今,情势已经改变。
所谓的“金融小白”,指的是无完整薪资证明,没有在金融机构申请过贷款、信用卡,在银行无任何信用记录者;总的来看,过去没有被银行经营过的客群,都可以这么称呼。
KPMG安侯建业数码创新服务营运长赖伟晏观察,银行原有的客群已趋近饱和,也严重老化中,因此,借着数码化时代到来,银行业莫不尝试打破旧框架,开发新客群,并重新看待被忽略的金融小白,“因从旧有的客户,再去榨出油水来,并不容易。”
金融小白商机有多大?从个人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台湾有将近一半(48%)的人,没有使用过信用卡或消费性信用贷款,若以就业人数约1152万人估算,目前金融小白市场约有500万人,占台湾总人口数两成左右。
再观察企业小白户,根据联征中心资料,台湾146万家中小企业中,有高达130万的商家,从来没有跟银行借钱往来过,当他们真正有资金困难时,向银行借钱几乎都得吃上闭门羹。
中租零卡分期,挖出大商机
20年前,台湾租赁业市占第一、承做企业贷款业务的中租控股发现,民间摩托车行为了缓解客户资金压力,一直都有提供分期付款的选项。但车行担心钱收不回来,分期利率大多订在10~20%,高得吓人。
中租控股旗下仲信资融副总经理张铭聪表示,摩托车在台湾是非常主流的交通工具,为解决店家资金收不回来的疑虑,并提供消费者友善融资服务,中租与车行合作,提供摩托车融资服务。
2000年,和日商公司合资设立中租安肯资融公司(后更名为仲信资融公司),专注摩托车零卡分期市场,经营后竟发现庞大商机。
张铭聪说,一开始申请零卡分期的客群包括:家庭主妇、学生、建筑业、制造业等从业人员,内部分析客群需求,扩展消费市场,发展家庭教育有声书(一套5万~6万元)、美容SPA、医美市场、乐器行等分期业务。
据了解,当时线下平均年拨款金额已达到75亿至100亿元。
2018年,中租与Yahoo、momo电商合作,“零卡分期”服务正式从线下走到在线,消费者在线消费不需要信用卡,也可以申请分期付款;2019年,再与特力屋合作装修零卡分期,最高单月核准金额超过3000万,相当可观。
2020年扩大在线网络商家,目前可使用零卡分期服务的在线店家约500家,累计平均在线单月分期金额3亿元;2021年零卡分期再打入庶民市场,与东南旅行社、旅宿业、餐饮业谈成合作,扩大零卡金流服务。
统计至今,台湾使用过中租零卡分期服务的消费者共160万名。
张铭聪也从中描绘出零卡分期客群的样貌:一半是有信用卡但额低较低的消费者,另一半是没申请过信用卡的家庭主妇、学生族群及非典型工作者等,也就是所谓的金融小白。
综观这500万名金融小白,除了有愿意尝试新事物、熟悉网络的年轻世代(如大学生)之外,还包括收入不稳定的新形态工作者(如外送员、Uber司机、接案摄影师、文字工作者)、蓝领族群(工厂作业员、建筑工人)以及外籍移工、新住民等。在数据开放的时代,小白将摆脱金融边缘人的处境,不需要改变原有面貌,就能与金融服务愈来愈靠近。
趋势一〉数据拉近小白与银行距离
走进分行柜台,想申请一张信用卡或办理信用贷款,银行判断该不该把钱贷款给你的依据,就是“信用”。
过去,银行看的是在职证明、财力证明及薪转证明,随著时代改变,新型态的工作产生,包括新创产业、部落客、网拍业、微型创业、美容师、外送员等,大多属于无信用或薪资资料者,也是传统银行较不愿意接受的客群。
近年来,银行开始与不同平台业者、场景串接数据,透过新的信用评分模型,满足无法提出薪资证明的金融小白需求。
台湾金融研训院传播出版中心所长傅清源指出,金融小白缺乏信用资料、不主动接触银行,又或者,条件不符合银行既有的审查规范,传统银行很容易忽略这些族群。
在数码化的时代,这些族群有不同的消费轨迹储存在不同体系,从中发展出的数据资料,可让银行作为信用评分的参考。
例如,中华电信曾与凯基银行合作“手机门号办贷款及信用卡”,透过中华电信对用户的电信评等、缴款纪录、发话行为与资费方案等信息,评估小白户的风险特征,让原本可能没有跟银行往来的金融小白,也可做小额贷款。
国泰世华银行则携手虾皮购物,推出大数据信贷商品“虾米贷”,也是凭著在虾皮购物平台上的商户信息与过往交易纪录等非传统金融数据,向银行在线申请信用贷款。
“数据真的帮了金融小白很大的忙!”凯基银行消费金融处副总经理李吉彬说,随著金融科技的进步,银行能透过结合跨业平台的第三方信息或数据,以更多面向掌握客户风险样貌,借此更精准客观的分辨金融小白户风险,给予适当的风险等级评估。
比起过去只看联征、银行往来的纪录,跨平台的数据合作,也可以较贴近借款人真实的财务、信用状态。
趋势二〉融入生活场景抢客群
当金融市场变得更开放,场景金融也会是未来银行关注的方向。
傅清源观察,某些金融小白不主动接触银行,但他们也会消费,也可能需要保险或者投资理财,这时银行如果能找到金融小白出没的生活场景主动出击,就有机会接触到新的客群。
例如,大学生使用LINE社群聊天,新开通的LINE Bank(连线银行),就可能抓住大学生客群。
永丰银行就锁定移工小白族群,推出全台湾首张外籍移工专属信用卡,当中也与电信业者、国内经营东南亚购物通路的CLC集团合作,锁定移工聚集的商圈场域,发展移工消费生态圈。
趋势三〉小白是金融趋势的受益者
场景金融、开放银行或是纯网银等趋势,金融小白一定能从中获利,这些都代表开放的趋势,也代表银行获客的殷切性、急迫性。
“若你是金融小白,银行会尽可能的去照顾你,”但赖伟晏说,对银行来讲,在风险控管层面上,经营金融小白可说是又爱又恨。
银行过往都将客户数据保留给自家使用,未来进入开放银行的新时代,业者只要透过开放API(Open API),就能分析找到更多客群资料。
不过,傅清源认为,开放银行是全球金融趋势,精神在于银行将消费者、金融产品数据资料开放、借此帮助用户取得银行信任,让过去几乎不可能申贷成功的金融小白也都能受惠。因此,不论是纯网银或传统银行,未来都有机会透过金融科技,用更接地气的方式,为这些“金融小白”提供服务。
不一定只是主动推销银行金融商品,而是透过公平待客原则,为新的金融小白客群,量身打造、找寻最适合的产品方案。
而金融小白也应提升自己的金融素养,透过数据了解自己的财务性格与金融风险抵抗力,摆脱金融边缘人处境,并拉近与金融服务间的距离,以享有更便利的消费及贷款体验。
金融小白是谁?
定义
1. 纯白户:无完整薪资证明,没向金融机构申请过贷款、信用卡,无任何“信用纪录”。
2. 白户:有申请信用卡但没有打开使用、有申请贷款但失败的纪录。
样貌族群
蓝领阶级:外送员、工厂作业员、建筑工人、农民、Uber、的士及货车司机。
专业族群:自由业、股市炒手、房地产大亨。
其他:家庭主妇、学生族群、斜杠青年(手冲咖啡馆老板、接案摄影师)、移工等。
金融小白教战守则
1.至少跟银行有帐户往来
创建和银行的链接、稳定现金流纪录,较容易争取到银行金融服务。
2.不当月光族或保人
银行帐户保有存款,若做保被注记“从债务”,对银行来说贷款风险相对高。
3.申请信用卡,办卡年龄愈早愈好
创建良好的还款纪录,最好每个月都缴清全额。
4.提供有力证明(如:不动产担保)
金融小白申请贷款时,可提供产物作为担保,成功申贷的机会较高。
本文作者:许雅绵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4月号418期》)
(中时新闻网)